在紐西蘭的侄子Scott 已22歲了, 從電腦程式設計科系畢業至今有一年了, 但他仍無法找到一份全職工作. 他想像其他紐西蘭人一樣到澳洲去找工作, 但沒有積蓄也沒有親人和朋友借住, 只好繼續兼職工作和居住在父親家中; 讓他進退兩難.

OE 外子記得他年輕時, 幾乎每個紐西蘭人一定會到國外(特別是倫敦)去經歷他們的overseas experience (OE) 海外經驗; 對很多紐西蘭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 因紐西蘭不與任何國家毗鄰, 位置偏遠, 早年時英國人移民到此; 所以他們出生於紐西蘭的子女們都想回歸英國母國去追本溯源. 因此大學畢業後, 工作幾年, 存夠錢大家便紛紛開始他們的The big OE通常是至少一年時間, 但很多人常常會延伸更長的時間. 外子的第一次OE就是八年.

但這個去倫敦的OE傳統也慢慢地消失, 或轉型成到澳洲找工作或亞洲教英文來還債, 因為年輕的紐西蘭人像侄子Scott背負著高額學生貸款, 他們不像外子年代一樣, 失業率低, 就算是你離開工作一段時間後, 仍很容易找到另一份工作. 他們根本無法體驗享受外子年代奢侈OE.

Unemployment1 其實並不是只有Scott一個人面臨這樣的問題, 英國最新的數字統計顯示, 18.4%18-24歲的英國人無法找到工作. 英國政府削減教育經費, 讓一位21歲大學畢業生背負著高額債務, 至少27,000英鎊的學生貸款. 想買房成家變成了一個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何能獲得銀行抵押貸款如果無法找到工作呢? 除非是有錢的老爸老媽銀行可以來幫他們; 年輕的紐西蘭人和英國人只好搬回家與父母同住或是一輩子租房子.

人們總是認為, 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65年前的嬰兒潮, 現今已50-70歲的他們算是最幸運的一代了. 薪資大幅提高以低廉價格購買到現今價值飆升的房子失業率低, 且還可領到很慷慨的退休金; 讓他們的生活狀況興盛繁榮. 但由於青年失業率逐年惡化, 很多成年子女仍生活在父母的屋簷下, 迫使一些最幸運一代的嬰兒潮父母無法提早退休, 或已退休的父母無法享受他們的黃金歲月. 越來越多的退休者, 在辛苦勤勞工作一輩子後, 還得繼續承擔撫養子女甚至孫子女的責任; 重新再回到撫養小孩的生活. 而這種現象不僅是發生在紐西蘭和英國, 就連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華爾街的貪婪腐敗而打擊到美國金融, 引發起全球金融危機, 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讓現代年輕人和嬰兒潮一代成為經濟成長停滯的受害者. 英國前首相Harold Macmillam 在1957年大選後說過一句常被演繹為:你從未有過這麼好的生活. 56年後, 這句話已不適合現今經濟蕭條為我們所帶來的生活困境, 或許應該是以我們從未有過這麼糟糕的生活來闡述. 這也讓我想起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中的歌詞: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淚灑相思帶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arrow
arrow

    wen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