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成為世界第一個國家禁止所有菸草公司在香菸包裝上印商標等標識, 所有香菸包裝將統一使用橄欖綠色包裝盒, 並標示警告吸菸有害健康的文子和圖片. 這是澳洲政府為了降低吸菸率, 及提高人們健康水平的一項措舉. 我和外子聽到此消息後, 我們倆都說紐西蘭政府不久也會隨之跟進, 同時也希望英國政府也能對此政策有所考慮. 來英國居住也快半年了, 我告訴外子在英國街頭上你常常可以聞到三種味道, 菸味、酒味和化妝品味.
每天一大早、午飯和放學時, 常看到三五成群穿著校服或便服的男女中學生在人行走道上噴雲吐霚, 既便是在醫院外面也可看到穿著病服的病人; 甚至打著點滴的病人和家屬在外面抽起菸來. 父母推著嬰兒車或是帶著小孩上街, 甚至懷有六七個月身孕的婦女, 就連已是皺紋橫生年長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是手不離菸, 可見菸味在英國是如此的濃重.
最近帝國菸草公司向最高法院提起對蘇格蘭部長的實施香菸展示禁令訴訟案以失敗告終, 從2013年4月起蘇格蘭也將禁止商店展示香菸. 雖然英國政府在2007年立法並嚴禁在酒吧和餐廳吸菸, 但吸菸人數仍未減少. 而禁止展示香菸的法令, 也就是為了進一步控制菸草策略, 特別是針對消減年輕人開始吸菸的誘惑和懷有身孕的婦女.
每年歐美國家必須花費大筆預算經費在國民醫療費用與吸菸有關的疾病, 但在全球經濟蕭條下, 各國政府也不得不緊縮資源來應付所面臨的經濟困難. 這也不只是為了經費預算而提出這些限制措施, 一個國家的發展在於是否重視其公共衛生事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數據顯示, 使用菸草制品每年導致近600萬人死亡, 若各國政府不對此問題採取嚴厲措施的話, 此數字將提升至80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Dr Margaret Chan也對澳洲政府以簡單包裝對抗菸草公司表示贊同, 她認為“此舉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 而澳洲的勝利代表著公共衛生事業進入一個控制菸草的全新世界.”
近大半世紀來, 許多吸菸者、他們的家屬和政府機構如美國也無數次對這些巨額獲利的菸草大公司提出訴訟案, 但多年來, 我們也看到這些菸草公司對訴訟案處理的態度; 他們僱用最好的律師為他們辯護, 聘請最好的公關公司為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 與媒體和公眾保持良好關係. 甚至操縱抹黑確鑿的科學證據, 花大筆錢贊助大學、科學家和研究員.
記得2005年的冬天和外子重回雲南, 再次到我們十多年前走過的旅程. 我們搭巴士從昆明經大理、麗江到德欽, 全車坐滿無席且關閉所有的窗戶, 突然間一位坐在我們前面的乘客點起菸來, 車內瞬間彌漫著濃重的菸味, 刺激得連我和左右的婦人忍不住咳嗽. 我於是打開窗戶讓車內空氣流通, 但是另一乘客因為太冷又把窗戶關起來. 車內的婦女和小孩仍不停地咳嗽, 我最後忍不住只好請這位乘客把香菸熄滅, 他很驚訝地(可能從來沒有婦女對他要求把菸熄滅過)對我說”我已經忍不住了!”, 最後他把菸滅了.
歐美國家的禁菸運動無非是在對抗財源豐富的菸草大公司, 菸草公司也將它們的行銷市場大力延申至發展中的國家, 因為訴訟帶來的財政負擔不是任何國家可以承受的, 更別提一些落後發達且經濟微薄的國家. 中國於2011年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包括餐廳、酒吧、網吧和公共交通運輸上吸菸, 當這禁令公開後, 我對外子說:”在這地廣人多的中國和強大有利的菸草公司的壓力下, 想完全執行此禁令是相當困難的”.
中國政府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菸草公司之一, 且佔有40%的世界香菸總消費量的中國國家菸草公司, 每年菸草公司為中國政府帶來龐大的稅收和創造工作機會, 這也讓中國政府在推廣控菸措施上卻步了. 促進經濟發展和提升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對抗之間, 往往是前者佔上風. 再回想到這些坐在車內的婦女寧可摸著鼻子忍受菸味, 也不願與這位吸菸乘客協調或起衝突. 至我們離開中國6個月前, 甚至在上海的公共場所上還沒有看到一家餐廳或是Café執行此禁令.